與自己對話 EP.2| AUGUST 2023TO2013

2013-8-8

我們過 各種各樣的不同 莫名其妙相同 這樣的生活

2023-8-27

十年前,大學一年級開學之前,每天刷手機到凌晨5、6點,刷到太陽穴有射激光一樣的刺痛。那時一個人看書、睡覺。重複往復的生活,無聊中似乎又期待著什麼。那時我能看到的一切人,大家的生活總是匆匆忙忙。在做著什麼,但好像又沒有什麼。特點是看起來都有些無聊。那些沒有吸引力的生活,看起來就讓人只想像個蝸牛慢慢蠕動,一點找不到想要跑起來的慾望。

我和我總是交談太深入,以至於可能落入深淵。所以我需要一個軟木塞。

我當時究竟有沒有找到軟木塞。不太清楚。可是後來發現深淵雖然黑暗恐怖,但是如果沒走過,走一圈也是不錯的體驗。就像物理世界裡的新地方,只要去了就總能看到點新奇的東西。當然前提是有些好奇心,隨著好奇心劑量增加,也會相應看到更多。並且也確實想提醒自己,還沒有墜入深淵,是找不到軟木塞的,你不知道什麼能讓你浮起來。所以不必擔心那麼多啦,這些未知的發現才是更有趣的部分。如果說當時的我更恐懼深淵,那現在的我大抵更好奇啊我的軟木塞到底是什麼。

只是,再次看我的紀錄,可以再次確認,我對自己太關注了。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都想根據信念設計出滿足我喜好的表現。是不是有些過頭呢,倒也不是責備自己,但也確實可以據此看到一些線索,後來我掉入深淵的線索,我那麼沈入自己,並且相信自己的情緒,後來我陷入的深淵據此也可以勾勒出一二了。umm那在想想現在呢?我還是對自己過於集中,同時又嘗試相信自己的理性,如果有第二個深淵正在我的時間裡排好了隊等待我的到來,我又能能否比之前長進一點,沒有那麼痛苦通過呢~BEST WISHES 摸摸頭,雖然有些應激神經質一樣的集中,但是起碼,沒有逃避。

另外關於朋友圈(特指微信朋友圈)這種事物,用了十年,也終於有些階段性的結論。這只是各種不同價值觀的集合體。我雖然一直沒有走在標準主流的道路,什麼年紀該做的什麼事情,我總是有意無意希望繞過ta。但在這裡叛逆的前提是會先偷看,到底什麼事情呢?大家都在做什麼呢?我對此又異常關注。我想知道別人在做什麼,別人怎麼想。坦白說,如果在那個朋友圈有更有趣、更符合我的價值觀的人,我可能會更早找到一些方向,而不用一邊自我懷疑,一邊苦苦探索。‘大家為什麼要這樣?這樣有意義嗎?這樣生活不會無聊嗎?他居然覺得這是值得關注的事情??!!’無數這樣的疑問,快要淹沒我。現在想來走得彎路似乎是,應該簡簡單單尊重多元價值就好啦。當時的我卻固執想將他人的價值體系合併到我的價值體系裡。過去了十年才終於想清楚,他是真的覺得那是有意義的是重要的是有趣的,而我也可以真的覺得那是沒有意義的事不重要的事無趣的。才認識到,尊重多元價值,就只是簡簡單單的承認而已,不是讓自己具備多元價值,這是不人性的(可能是AI性的)沒必要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而一會質疑他人,一會懷疑自己,就為了讓自己真正理解甚至接受他人的價值觀。再次摸頭,我對稚嫩的小朋友有些太嚴格咯。對於不同的價值觀,有喜歡的有關新的多看,沒喜歡的沒關心的不看就好~我不喜歡不是因為別人有什麼問題,更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問題。不用Judge的同時,也不要自責。這麼輕輕鬆鬆自然的態度,花了十年才能接受。所以一直懷疑,像思維這麼不自然的東西,怎麼會是來自自然呢~但ta又有著自然的可能性,只不過是需要投入巨大努力的自然狀態,想想確實很有趣。

當然有效努力總是有些收穫的,或者說是通過判斷收穫我確認我的努力還是有效的,比如說,我更真心理解了自己,畢竟給出了自己這麼多假設,一個個驗證的探究精神並不是誰都有的,所以我實實在在在邏輯上說服了自己。再有就是更多理解了他人,雖然還是在我的視角範圍裡的有限理解,但是確實可以對他人多了一些理解。同時學會了一個自然,自然切換視角,雖然還是我的視角,但是會變個方向什麼的,理所當然看到的世界會更立體一些,相應也會多一點點深度。說現實性好處的話,就是由於他人的煩躁適當減少?‘他人即地獄‘的地獄我是逃脫了,雖然由於行為會產生直接的衝突,但是我並不會覺得一切是無法理解的,而是可以多出很多方向來理解,雖然最後我並不能確定真正的答案,畢竟甚至個人對自己的心理也無法產生確確實實的判斷,本我子我超我,三個我一齊衝上來,很容易就讓人昏了頭。但通過多種答案的可能係,我就可以給自己的理解更多的空間,其實也就是拓展了自己的理解框架。自然會感受到一些心理空間感帶來的放鬆和自由。不知不覺又說了這麼多,這是個努力的成果嗎?一張嘴就沒盡頭,慎言慎言,就到這裡啦~晚安~